注:标准品稀释液为蛋白样品的溶解液,原则上蛋白样品在什么溶液中,标准品也宜用什么溶液稀释。但也可用0.9%的NaCl或1×PBS进行稀释。
BSA标准品配制可参照下表(微孔板检测,线性范围20-2000μg/ml):
管号 | 稀释液体积(μl) | 2mg/ml BSA体积(μl) | BSA终浓度(μg/ml) |
---|---|---|---|
A | 0 | 100 | 2000 |
B | 25 | 75 | 1500 |
C | 50 | 50 | 1000 |
D | 125 | 75 | 750 |
E | 150 | 50 | 500 |
F | 350 | 50 | 250 |
G | 375 | 25 | 125 |
H | 395 | 5 | 25 |
I | 400 | 0 | 0=Blank(空白孔) |
如用试管法检测,每管需加100μl标准品,按3个重复计算,每个浓度至少需配制300μl。
总BCA工作液体积=(标准品+待测样品)×重复数×每个样品所需要的BCA工作液
注意:试管法检测时每个样品加2.0ml BCA工作液,微孔板检测每个样品加200μl BCA工作液。
50体积的BCA试剂A中加入1体积的BCA试剂B(A:B=50:1),充分混匀。
注意:BCA试剂B加入BCA试剂A中后,迅速浑浊,通过混匀后立即变澄清。BCA工作液装入密封容器内,室温条件24h稳定。
1. A-I的BSA标准品各取100μl依次加入到各反应管中。
2. 将待测样品适当稀释(可以多作几个梯度,如 2倍、4倍、8倍稀释),不同稀释度的待测样品各取100μl依次加入到各反应管中。
3. 各管加入2.0ml BCA工作液,混匀,37℃孵育30min,冷却到室温。
注意:也可以室温放置2h,或60℃放置30min。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,吸光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,并且显色反应会因温度升高而加快。如果蛋白浓度较低,可在较高温度孵育,或延长孵育时间。
4. 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检测,设定波长为562nm,用装满水的比色皿对仪器校零,然后在10分钟内对所有BSA标准品和待测样品读数。
5. 绘制标准曲线,计算待测样品中的蛋白浓度。
注意:数据处理时需要去除明显错误的值, 实际浓度需要乘以样品的稀释倍数。
1. A-I的BSA标准品各取25μl依次加入到96孔板各孔中。
2. 将待测样品适当稀释(可以多作几个梯度,如 2倍、4倍、8倍稀释),不同稀释度的待测样品各取25μl依次加入到96 孔板的样品孔中。
3. 各孔加入200μl BCA工作液,充分混匀,盖上微孔板,37℃孵育30min,冷却到室温。
注意:也可以室温放置2h,或60℃放置30min。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,吸光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,并且显色反应会因温度升高而加快。如果蛋白浓度较低,可在较高温度孵育,或延长孵育时间。
4. 用酶标仪测定每个待测样品和BSA标准品在A562处的吸光值,或540~590 nm之间的其它波长的吸光值,注意要减去空白孔的吸光值。
5. 绘制标准曲线,计算待测样品中的蛋白浓度。
注意:数据处理时需要去除明显错误的值, 实际浓度需要乘以样品的稀释倍数。